close

  《匆匆那年》“掀翻”《太平輪(上)》
  編者按2014年賀歲檔號稱史上最長賀歲檔,持續時間從12月到明年2月。這期間,除了有吳宇森、徐克等幾位大導演的最新作品上映之外,還有《撒嬌的女人最好命》《匆匆那年》《微愛之漸入佳境》《重返20歲》等中小成本影片參與票房競爭。目前《太平輪(上)》已經被《匆匆那年》“掀翻”,原本被寄予厚望的“重倉電影”面臨虧本窘境。2014年賀歲檔誰是最終的票房王,這個懸念將貫穿始終,我們拭目以待。
  截至12月9日,青春影片《匆匆那年》5天累計票房超過2.85億元;而《太平輪(上)》,8天票房只有1.22億元。昨日,倪妮和魏晨代表《匆匆那年》劇組,《太平輪(上)》的主演佟大為代表《我的早更女友》劇組都出現在成都。面對票房,倪妮和魏晨笑開了花,佟大為則一聲嘆息。
  口碑類似《匆匆那年》為何贏了“大船”?
  5天累計超過2.85億元的票房成績讓《匆匆那年》成為賀歲檔第一匹黑馬,倪妮和魏晨在現場擊掌鼓勵。但兩人又低調表示:“吳宇森、金城武、章子怡,他們的戲都是必看的,能學到好多。但這次忙宣傳所以沒看成,沒法評價。”倪妮則告訴記者,“其實就是現在市場變大了,好電影變多了,我覺得對我們電影人來說怎麼都是好事情。”
  然而,不管是《太平輪(上)》還是《匆匆那年》,口碑上都出現了爭議。前者被批評拖沓、冗長、零高潮;後者被批評矯情、混亂、無劇情。記者在成都太平洋影城隨機採訪瞭解到,觀眾在看完兩部電影之後的反應很一致。記者聽到最多的觀眾影評是“講些啥子哦。”但多數年輕影迷在面對兩部影片時依然會選擇《匆匆那年》,“因為一聽名字就知道是青春懷舊題材,看起來比較輕鬆。”
  王府井影城經理王彥告訴記者,觀眾的聲音很真實,很多觀眾一聽是戰爭史詩,就失去了興趣。賀歲檔,或許大家還是希望輕鬆愉快的電影。就如當年《1942》也是在年底賀歲檔上亮相,票房命運和《太平輪(上)》類似。
  小片搏大片拼的是投資還是營銷?
  “觀眾的選擇”其實只是一個表象,《匆匆那年》到底用了什麼招,讓觀眾掏錢買票?《匆匆那年》改編自九夜茴的熱門小說,在電影之前還出過電視劇,擁有一定量的粉絲。王菲的同名主題曲提前曝光,在網上引發推薦轉發,一定程度上為該片做了一次推廣。而彭於晏、倪妮、鄭愷、陳赫、魏晨等青春靚麗的明星偶像擔任主演,每個偶像都有固定粉絲群,為影片前幾日票房提供了保證。“雙十一”期間,《匆匆那年》單日預售票超過15萬張,刷新社交平臺預售紀錄,其預售總票房1476萬元。或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心,片方在11月下旬宣佈將《匆匆那年》提檔一周上映,避開薑文對戰吳宇森。這才出現了《太平輪(上)》剛上映3天,票房和排廳都被“腰斬”了。
  反觀投資是《匆匆那年》數倍的《太平輪(上)》,許多觀眾都表示只對公交燈箱廣告有印象,其餘完全不記得在哪見過關於這部電影的宣傳,就連宣傳也是很傳統的劇組全國跑影院。
  新影聯院線經理周鐵東認為,《太平輪(上)》與《黃金時代》有同樣的失誤,都用小眾故事瞄向大眾市場,定位出現偏差。來成都宣傳《我的早更女友》的佟大為,在談到大片敵不過小片時也非常無奈地表示,影片的票房的確受很多因素影響,這和投資大小沒關係,和營銷、發行上的很多細節問題相關。
  接下來的大片,還有徐克的《智取威虎山》,或許還有薑文的《一步之遙》。但他們,能扛得住《我的早更女友》、《微愛之漸入佳境》等眾多愛情小片的衝擊嗎?
  編輯部觀影團
  《匆匆那年》上演票房逆襲,熱鬧的賀歲檔讓本報編輯部也沸騰起來。關於導演品位、演員演技、劇情設置等環節的這場唇槍舌劍,可能也是出現在電影散場時的情景。
  小豬:吳宇森說自己拍的是愛情文藝片,片方卻說是賀歲商業大片。他們都糾結了,我就更覺得像亂流一樣交織了。尤其是戰爭場面過於冗長,一頭一尾搞得和火燒赤壁一樣。我是衝著“太平輪”去看的,卻看了2個小時上船之前的故事。
  李大發:我也是同感啊,簡直應該更名為《太平輪出發前五年》。片子戰爭場面不如張藝謀,浪漫愛情表現得又很浮誇……看不出劇中人物交集,比如金城武和章子怡,佟大為和宋慧喬,不曉得他們出來幹嘛的。至於黃曉明,演技浮誇、臺詞浮誇,不曉得吳宇森為什麼還要給他那麼多特寫鏡頭。
  大常:哎!你們就想說吳宇森老了嘛。他的觀點是老的,拍攝手法是老的。情人可以老,浪漫不能老。黃曉明和宋慧喬的愛情,在“老”字下麵顯得做作。吳宇森就像黃曉明一樣,明知道大勢已去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上了戰場。對於老導演來說,輸不丟人,怕才丟人。至於《匆匆那年》,看的時候沒感覺,看完之後鬱悶了,因為我的匆匆那年居然已經過去10多年了。
  曾上游:“太平輪”的故事知道的人多不多?有沒有知道“青春”“初戀”這些事情的人多?《匆匆那年》講的就是“青春”和“初戀”,是有通感的。
  雨文:如果再有一次青春,請一定要:1、一定要白裙子啊!2、迎著陽光撩頭髮。3、保持高冷和神秘。4、炮製一段苦情的過去。我其實不是覺得《匆匆那年》有多好,但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匆匆那年,我對電影中的演員無感,但對我自己的青春有感。本組稿件採寫 本報記者 常雄飛
  (原標題:大片不敵小片 找誰說道理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h12dhcfa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